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卫生 >

做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山东省交通医院李丕宝主任和他的医疗团队

时间:2014-03-18 17:16 来源:健康大视野网作者:张虎 张伟
现今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医生,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门诊,都有医生的身影。那么什么医生才是好医生呢?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山东省交通医院李丕宝主任和他的医疗团队。

中国传媒联盟 据 健康大视野网 讯:

 现今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医生,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门诊,都有医生的身影。那么什么医生才是好医生呢?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山东省交通医院李丕宝主任和他的医疗团队。


李丕宝主任和他的医疗团队

  

  健康大视野:科室有何特色?刚刚接手的时候是什么情况?管理科室有哪些经验?

  李丕宝:我现在负责山东省交通医院“120”急救中心、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中心ICU)。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服务窗口,是开放式的科室,直接面对各种类型复杂的急诊病人。“120”急救代表了时间就是生命,同时也是医院和社会的形象,重症医学科是给医院各个专业保驾护航,是一些危重病人集中救治的场所,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与精湛的医疗技术集中救治,借此来提高抢救成功率,体现了医院的整体抢救水平,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医院不重视急救和重症医学,这个医院是没有生命力的。

  2008年医院刚创建ICU的时候,压力是非常大的。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我充分利用了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自己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人做事,做人就是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得到整个急救团队的认可。做事对于医生来讲就是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对病人认真负责。例如,每周科室都有2次大讲课,每天早上都有业务例会。提高团队业务技能,增加团队凝聚力,与团队每个成员同甘共苦。

  再次,利用学术平台跟一些成立ICU比较早的医院多多交流学习。鼓励年轻医生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多接触本专业的新知识,紧跟医学发展的前沿,尽量提供外出进修和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

  2010年,省卫生厅公派出国学习,我通过层层考试入围,被选派到奥地利AKH、KHR医院学习交流。在这期间,学习了解到国外急救、重症医学的先进管理理念。回国后融合国内国外的特点,促进科室的建设。在山东省交通医院建院50周年庆典上,我获得了医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发展突出贡献奖”,同年,医院给了一个新的任务,让我接管急诊科。“交通急救”,是我院的一个品牌,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急救团队。当时品牌很大很有名,但是团队与人才建设方面不尽如人意。刚开始的时候,压力及困难非常大,经过积极努力,在科室人才资源,团队建设,业务技术能力,抢救流程等方面做出了非常大胆的改革创新,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现在,一个年轻化、高素质的医疗急救团队已经颇具规模,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急诊专业护士培训基地。


急救病人

  健康大视野:从医感悟,如何做好一名好医生?医生的名字有包含哪些含义和责任?

  李丕宝:现在的社会我觉得两个职业比较难做,一个是教师,一个就是医生。

  譬如,社会上议论的一些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我觉得很多方面的医疗纠纷也好,还是投诉也好,主要体现在沟通方面的不畅。作为一名医生,医者仁心,要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真正地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当然,现在老百姓对医疗的期望值也比较高,对医生的业务技术诉求也是比较高的,都希望把病人治好,虽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一旦没有达到预期诊断治疗结果,再加上医患沟通不到位,就可能引发投诉甚至医疗纠纷。我经常给病人的说的一句话:“医生不是神仙,我们肯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是诊断还是治疗、护理”。

  一般来讲,通过沟通以后,大部分的家属还是能理解支持的。我们的急救团队和别的专业团队还是有不同的,第一个需要争分夺秒,第二个就是快速的反应能力,生死一瞬间,时间就是生命。包括急诊,“120”,ICU。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三者是缺一不可的。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做到我们所说的好医生。
 


李主任查房

  健康大视野:要做到群众满意,团队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是如何打造一支钢铁服务团队的?

  李丕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ICU医护团队就是医院的特种兵”。科室的医务人员要求综合业务能力特别强,必须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和基础操作实战能力,都是复合型人才,科室团队也是这么执行的,急救科室本身就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地方。

  团队必须要有协作精神,我一直在强调团队抢救。危重病人来了以后是团队共同去抢救,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做到有条不紊,分工明确,而且要互补。我们平时一有时间就演练团队抢救合作演练,许多年轻的医护人员还是有欠缺,一遍不行就两遍,直到配合熟练默契。多学习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多多观摩这些国家成功的团队抢救视频。团队合作不是面子上的,而是每个医护人员真心的合作。不管你工作以外有什么过节,都不应该带到工作中,我们的工作是与人命有关的。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一定要区分。工作结束,我支持享受生活,医务人员的压力很大,要学会解压。

  医务人员的个人业务能力,要求每一个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先进的急救理论和业务技能。既要做到胜任团队抢救,又有单兵作战的能力。再一个就是现在的医务人员教育素质比较高,大多数是博士、硕士,有冲劲,有想法,科研能力出色。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支持鼓励,不一定非得墨守成规,要创新。为他们创造机会,通过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多开展一些科研项目,弥补一些方面的空白。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ICU(重症监护病房)

  健康大视野:为患者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李丕宝:我从医20年经历了很多病人,见过很多的病人家属,了解了很多家庭。有人说医生是铁石心肠,实际上这句话是错的,医生这个团队是真正有爱心的,医生这个职业没有爱心是做不了的,最起码是做不好的。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是我们ICU刚刚成立之初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医院从四川接收了36名地震伤员,其中有四名高龄重伤员,平均年龄80多岁了,伤情比较重,颅脑损伤、多发骨折等,省市级领导都非常重视,亲自慰问。

  其中一个还有足坏死,到了这里的时候感染非常严重,很容易引发败血症,必须截肢,老人死活不同意截肢。由于老太太来的时候是没有家属的,这种情况非常棘手,我们又不能强行进行手术。除了找心理专家给老人做心理辅导,我们只能多方联系家属,终于联系到了老人在上海读书的外孙,让他外孙连夜过来,到的时候已经凌晨3点钟,经过沟通,老人同意做手术。那段时间,我们团队7天6夜没有出ICU病房,非常辛苦,连轴转,都不知道白天黑夜,很好的完成了这次重要任务,确保不死一人,伤者恢复的都很好,很稳定。这件事情后,医院看到了重症医学无限的发展潜力,非常重视。

  我与患者和家属的接触中各种酸甜苦辣在心间,印象还比较深的是2009年,我们接收了一个只有22岁的重度肌无力女孩刘燕,她的病很独特,脱离呼吸机很困难,以至于靠呼吸机生存。之前辗转很多医院,到省交通医院的时候,当时病情非常危急,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快停止了,我们紧急抢救,在ICU病房抢救了很长时间。

  有一天,他的父母来找我要求放弃治疗,告诉我,家庭非常贫困,为了给女儿治病已经债台高筑,根本治疗不起了。刘燕也给我写了一个字条,上面写着“你们把管拔了吧,让我回家吧”。当时,我听到后心情非常难过,一个才20岁的年轻生命,如果当时把呼吸机脱掉,刘燕必死无疑,这是我不能看到的,更没有权利去做的,而且刘燕的求生欲望还是非常强烈的。刘燕还提出:“我死了以后,我要捐献器官,为社会做贡献。”我听了这句话非常的震撼,内心非常感动。于是,我告诉刘燕及其父母:有困难可以想办法解决,绝对不能放弃。

  当时,我就跟医院领导汇报,同时在科室提出倡议,我当场就带头进行捐款,科室所有人员积极响应。医院非常支持,并且在医院范围内进行全院募捐,并减免了部分费用。又联系了媒体在社会进行了募捐。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努力成功脱机并平稳出院,至今病情稳定,状态良好。直到现在,刘燕母女两人仍经常来山东省交通医院,看望ICU的医生护士。所以说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刘燕康复中

  健康大视野:在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前提下,在科室科研及技术应用方面有哪些心得体会?

  李丕宝:重症医学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专业。应该是08年抗震救灾时,国家才意识到其重要性,中华医学会才成立了重症医学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包括大多数县级医院也建立起了ICU。

  当然,这里面的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主要是理念与经验问题,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水平,非常成熟了。我国毕竟只有近几年才开始快速发展,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当然这也说明我们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

  业务基础与科研能力是ICU以后发展的方向。科研方面是重症医学的一个通病,整个全国来说,科研的投入比较少。科研投入的多少决定了以后发展的成就,科室这两年也比较重视,每年都要申报,今年是两个课题。科室开展的一些新技术必须紧跟重症医学的发展步伐,例如气管切开术,过去都是耳鼻喉科做,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而且并发症比较多。特别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时间有些长了。而我们开展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迅速、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基本数分钟之内就能做完。医院领导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加大了对急救和ICU的各方面投入,包括硬件和人才的投入。


李主任走进社区讲座

  健康大视野:对科室的未来发展有何展望?

  李丕宝:科室的发展和医院的整体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山东交通医院的床位总数只有近700张。我们的医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潜力。例如ICU只有12张床位,尤其是急救这方面,我们还没有专门的急诊病房。将来这些科室发展潜力非常大。

  医院领导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已制定详细的5年规划。5年后,医院总床位数将扩大到1300张,ICU床位达到50张,到时候就是至少4个ICU单元,ICU一般是8-12张床位一个单元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的理想就是各个重点科室可以考虑成立专科监护病房,由重症医学科统一管理,分工更明确,针对性更强。综合ICU病房分成内科和外科,同时成立独立的急诊病房。还有就是人力资源的储备与积累,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医院正在大批的招优秀致力于急救事业的的医护人员,,这几年着重培养,将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责任编辑:梦晶)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