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 >

老有所为的楷模 八旬农民为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挖空心思”

时间:2016-06-22 10:45 来源:陕西市政网作者:吕聪
中国传媒联盟 据 陕西市政网 讯:宣纸提前用清水浸泡一晚,包裹干毛巾完全脱水,之后,清洗石碑,确保碑文凹面没有尘土。接着,将宣纸轻敷于碑文表面,打刷敲捶,待宣纸与碑文紧密贴合,用装着毡布块的自制墨拓扑打。

老有所为的楷模 八旬农民为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挖空心思”


\
打刷敲捶,使宣纸和碑文完全贴合。记者 吕聪 摄

\
墨拓蘸墨。记者 吕聪 摄

\
墨拓扑打宣纸,碑文字迹显现。记者 吕聪 摄

\
碑拓制作引来村民围观。记者 吕聪 摄

\
大功告成。记者 吕聪 摄

\
揭起宣纸,碑拓作品制作完成。记者 吕聪 摄
\
老有所乐,老吴的书法也行云流水。记者 吕聪 摄

\
读书写作一直是老吴最大的爱好。记者 吕聪 摄

  中国传媒联盟 据 陕西市政网 讯:宣纸提前用清水浸泡一晚,包裹干毛巾完全脱水,之后,清洗石碑,确保碑文凹面没有尘土。接着,将宣纸轻敷于碑文表面,打刷敲捶,待宣纸与碑文紧密贴合,用装着毡布块的自制墨拓扑打。只十分钟,一部碑拓作品完成。
  
  6月21日上午,兴平市东城办大阜村多名村民听闻同村的吴志琪要制作碑拓,赶来围观,一起见证了一项传统技艺的精妙和神奇。83岁的吴志琪说,他要把自己撰写的《中国朝代繁衍》的碑拓文赠给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希望他们能通过鉴古观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认识并流传像碑拓这样古老的、传统的印刷工艺。
  
  戏里爱上历史, 一生与“史”的“不了情”
  
  多年来,十里八村的乡党都尊称吴志琪为“老师”,可吴志琪总说“不敢当”,他谦虚地称,“自己连小学也没读完,文化知识匮乏”。但认识吴志琪的人都知道,“老吴肚子里的墨水很多。”在众人眼中,吴志琪已然是个“史学专家”。
  
  小时候,吴志琪常跟大人赶戏听戏。先开始,他也听不懂戏,一边听就一边问大人戏里讲些啥。后来,长大些,吴志琪慢慢听的懂内容了,他发现戏里的历史故事特有意思,不只受教,而且吸引人。自此,他对历史产生兴趣。只要听说谁家有历史方面的书,吴志琪都要借阅。看书看得入了迷,到了约定还书时间,他还是央求“再看几天、再看几天”。
  
  参加工作以后,吴志琪阅读史书的热情依然不减。在家人、朋友、同事看来,他就是一个“书痴”,好像总有看不完的书。1985年,吴志琪从单位退休,不像别的老人会因突然闲下不知所措而闷闷不乐,而吴志琪会抱着史籍史书,从天明直看到天黑,经常看着看着就“扑哧”笑出了声,时而,又会眉头紧锁,一个人发起呆。
  
  历时八年,把五千年历史精简撰成658个字
  
  1995年的一天,时年62岁的吴志琪兴致勃勃地给老伴王玉兰说,“我准备干件大事儿”。老伴问“啥事儿”,吴志琪说,“保密!不过可以透露一点,绝对是造福子孙的事儿。”
  
  之后,吴志琪半步不离书房,整日戴副眼镜,趴在书桌看书,一边看一边在纸上写些什么。有时,又起身一拍脑袋,说句“我要进城”,便急匆匆出了门。就这样,吴志琪不是把自己关在房里,要么就是一天到头在外面跑,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8年。有天,吴志琪满脸兴奋地捧出几张手写的草纸,第一页纸的抬头写着“中国朝代繁衍”。通篇是七言句式,共94句,合658字。主要记述从三皇五帝到新中国成立几千年之间的朝代更迭、历史变更,语言精炼、通俗易懂,又载录翔实,各朝各代著名历史事件均有所体现,称得上是一部浓缩版的《上下五千年》。
  
  据吴志琪讲,八年间,他熟读《二十四史》、《通史》和历代帝王将相等史籍资料数十遍,多次外出请教专家、学者、查阅史料,论证考证,逐字逐句推敲、修改,最终完成创作。
  
  “他呀,光是用过的草纸都能拉几架子车了。”吴志琪的老伴王玉兰称,直到老吴拿出定稿的作品,她才恍然大悟,老吴口中所称的“大事儿”原来是这个。
  
  刻于石碑,制成拓文,要把传统文化精髓传给年轻人
  
  “历史是民族的灵魂。”吴志琪讲,他一辈子爱读史,历史可以教会人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然而,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年轻人不是沉迷网络,就是爱玩手机,极少有能静下心来看书的。真要通览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极其耗时,更少有人能做到。而这也正是他创作《中国朝代繁衍》韵文诗的真正用意。“不到一千字的文章,几分钟就能读完华夏史,领略中华文明。”
  
  作品面世以后,吴志琪经常走村串户,见人就讲历史,讲到兴起时,不用草稿也能滔滔不绝一个晌午。但吴志琪发现,即使如此,仍然不能调动年轻人学史、读史的热情。
  
  后来,吴志琪想到一个好主意,把作品刻在石碑上,再制成碑拓,“一定能吸引年轻人眼球”。此法果然奏效,不少年轻人被这种少见的艺术形式折服,不断有人提出想观看碑拓的制作流程。
  
  眼下,只要有人“讨要”碑拓作品,吴志琪满口应承,现场制作、免费赠予。他说,“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能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发挥点余热,真好!”
  
  咸阳日报记者 吕 聪 文/图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2230587892 (责任编辑:梦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