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 >

今日正能量:宁夏银川女童丢耳蜗 “全城寻耳”114小时

时间:2013-11-19 20:29 来源:今日正能量作者:今日正能量
新华网银川11月17日电(“中国网事”记者何晨阳)连日来,“为4岁女孩找‘耳朵’”的帖子和海报遍布宁夏银川市的贴吧、论坛和大街小巷,在网民、群众、媒体、政府部门官微114小时的齐力寻找下,终于将4岁女童的“耳朵”找到,这场爱心接力,不仅为一个外来务工者家庭避免了20多万元的损失,更让小女孩免受再次开颅

1、【宁夏银川女童丢耳蜗 “全城寻耳”114小时】

11月17日,小儒重新戴上耳蜗。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1月28日,郑州众多市民到患癌老板李刚的小面馆吃面。

2月7日,众多网友购买刘发(右二)卖的鹅,帮其筹药费。

新华网银川11月17日电(“中国网事”记者何晨阳)连日来,“为4岁女孩找‘耳朵’”的帖子和海报遍布宁夏银川市的贴吧、论坛和大街小巷,在网民、群众、媒体、政府部门官微114小时的齐力寻找下,终于将4岁女童的“耳朵”找到,这场爱心接力,不仅为一个外来务工者家庭避免了20多万元的损失,更让小女孩免受再次开颅手术之苦。

孩子的“耳朵”怎么会丢的呢?

宋国强和妻子是身在银川的外来务工者,他们的女儿小儒(化名)出生后不久,家人发现小家伙对有声世界毫无反应,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患有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一晃四年过去了,同龄的孩子早已牙牙学语,小儒却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今年1月,宋国强听说人造耳蜗能帮孩子回到“有声世界”,便借钱凑了28万多元购买并为孩子植入了进口的人造耳蜗。半年多来,小儒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日常用语,“耳蜗”成了她的耳朵。

11月10日晚上9点左右,宋国强的妻子和孩子在新华东街等车时将耳蜗体外处理器丢失。由于这种耳蜗包括体内的植入体和体外处理器两部分组成,且是一对一配对,如果一部分丢失,另外的耳蜗也将失效,这意味着他们要再筹集28万多元,小儒还将再受一次开颅手术之苦。

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万分焦急的宋国强在报警后,又在微博上发布了求助帖。

令宋国强没想到的是,带有耳蜗照片的微博发布次日,他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包括宁夏日报、宁夏新闻网等在内的宁夏各大媒体纷纷跟进,@银川住房保障@银川市政管理等银川市一些政务微博也出手相助,热心网友更第一时间在微博、QQ空间等社交媒体中传递着寻找耳蜗的消息。

“鼠标一点就是支持,转发也是帮助。”网民“小乔乔”在转发微博时写道。

宋国强说:“一天一般能接到30多个电话,都是好心人打来询问和出点子的电话。我很感激他们,因为他们都在我危难时出手相助,给了我温暖和力量。”

随后,在银川市公交公司的帮助下,寻找耳蜗的寻物启事登上了全市近1500辆公交车,公交车载电视中也实时插播信息;银川市客运管理处将海报散发,请出租车司机协助寻找;银川市城管部门也发动了遍布街区的环卫工人,询问大家“是否发现过此类物品”并告知“这事关一个4岁小孩早点听到世界的声音”……

好消息在众人的急切等待中传来。人造耳蜗在离开小儒110多小时之后的15日,一位老人打来电话说他在菜市买菜时捡到过,当时觉得没用随手扔掉了,看到寻物启事才知道如此重要,于是他带宋国强家人前去寻找,最终在一位乞讨老人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耳蜗!

事实上,这种市民自发性的爱心接力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郑州曾有“全城吃面”,乌鲁木齐曾有“全城买鹅”,到最新的银川“全城找耳蜗”,公众心中的正能量正一步步释放,更多的人明白了正能量不在于喊的有多响,而在于有没有行动,哪怕只是轻点鼠标的转发。

小儒的父母也受到了这次正能量的感染。“关注这件事的人都是在帮助我们,孩子长大了我一定要告诉她这次的经历,教育她以后也要做好人行善事。”小儒的母亲郝廷说,她已决定和丈夫一起加入义工组织,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一次,全民都是英雄。”银川市民张东说。本文来自新华网。

2、【烟台大学7位餐厅保洁员吃学生剩饭倡导节俭】

烟台大学保洁员在吃午饭。

于冰摄

节俭能改变什么

编者按没挨过饿的人不会知道一粒米的珍贵,没受过穷的人也未必能知道一分钱的价值。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他们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他们曾经因为一粒米、一分钱而发过愁、犯过难。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受穷不知生活苦。物质的丰富、生活的富裕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忘记了传统,把勤俭节约的“传家宝”抛在了脑后。

好在有人还记得祖先的遗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烟台大学7名年迈的老者用无声的行动,为当今的青年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节俭课,他们用朴实的话语告诉年轻人:节俭是一种习惯。

我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我国还有1.3亿同胞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当你想到这些的时候,你或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节俭能改变什么?

----------------------------------------------------------------------

今年5月以来,烟台大学7位餐厅保洁员以吃学生剩饭的方式,提醒大学生勤俭节约,不要浪费。如今,他们每餐回收的剩饭越来越少,又开始自己花钱买饭吃了。

“看到粮食扔了怪可惜”

“学生剩餐很少,我们还要自己买点儿。”65岁的罗玉龙喝了口白开水说,“今天,我们就买了两个菜,6元的葱烧豆腐皮和8元的红烧茄子。”

11月17日中午13时40分,烟台大学七餐厅四层的保洁员罗玉龙和其他6名保洁员开始午餐。主食是一些学生吃剩的馒头和米饭,除了那两份炒菜,还有少量学生动了几口就剩下的菜。

今年5月,学校开展“光盘行动”。保洁班班长朴龙焕说:“我们也参加这个行动吧,剩菜剩饭啥的,挺洁净的东西,浪费怪可惜的。”

提议得到大家的认同。7位保洁员4男3女,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53岁,均来自农村,经历过艰苦生活。

“我们老年人对忍饥挨饿深有体会,现在看见粮食浪费觉得挺可惜。”62岁的吴明华说,“粮食来之不易,春种、夏管、秋收、冬储,再经过多少道加工工序,才到餐桌上。现在生活提高了,也不能忘了勤俭。”

“看到粮食扔了怪可惜的,出发点就是这个。”吴明华说,“我们7个人一天若节省两斤粮食,一周节省多少?一个月节省多少?”

吴明华是吉林省伊通县人,曾经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孩子大学毕业在烟台工作,今年3月1日他到烟台大学干起了保洁员。

他说:“勤俭节约的传统在我们老年人脑海中有着很深的烙印,已经成为了习惯。”

66岁的张明年龄最大,做保洁员时间也最长。2006年起,他就在烟台大学干保洁员。

“那时学生浪费的少,现在多。生活好了,一些孩子不珍惜东西。”这位黑龙江人平时爱说话,不忙了总爱和学生聊聊:“孩子们,你们要知道心疼钱呀,爸妈赚钱不容易,节约一点,就是替他们减轻负担呀。”

一些学生听他这么说直乐,也有学生说:“大爷,我们真的要向你们学习,这种传统是好的。”

“有用的话还是要说。这个社会经济繁荣了,生活无忧无虑了,说一说有好处。”他认为,大学生对勤俭持家和厉行节约认识不够。

做餐厅保洁员,月工资2000元,另外每月还有300元就餐补贴,但张大爷生活简朴,一个月吃饭花费百八十元,一顿饭也就是三两元钱。

“大家一起参加光盘行动,我认为是正确的,想用行动让孩子们看看。我们不缺钱花,想给下一代留个好的传统,就是想告诉孩子们,吃饱吃光是美德,不扔不剩是习惯,节省粮食也是为社会作贡献。”

“没有面子上的事”

烟台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校大小食堂10个,来自全国的2.8万名在校生在此用餐。七餐厅是学校最大的餐厅,有2000多学生就餐。学生多时,保洁员推车都困难。

中午的工作从11点开始。戴红帽子、穿白大褂、足登雨鞋的几位保洁员推着小车来回走动,收捡着学生饭后留下的餐盘碗筷。4个小时不停地走下来,张明会觉得腿和胯有些酸痛。

看到个别大块的剩馒头和未动的剩米饭,他们会单独收起来,放在他们吃饭的固定位置,那张餐桌上方悬挂着餐厅唯一一台电视。

罗玉龙的儿子在餐厅承包了一个窗口,卖川菜。4年前他和老伴儿来到烟台给儿子照看小孩,如今,4岁的孙子上了幼儿园,老伴一个人照看,他就出来打工了。

儿子起初并不支持父亲当保洁员,罗玉龙说:“劳动不仅锻炼身体,也是一种快乐。”

看到父亲吃学生剩饭,儿子更是不赞同,儿媳妇也不高兴。罗玉龙就说:“这么好的东西,不让吃?我们以前还吃过草根树皮。”儿子说:“那是以前,现在富裕了,剩下的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卫生。”但是老罗还是和老伙计们坚持着。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当地媒体报道了这几位保洁员的行为,在校内外引起了反响。大学生们也产生了不同观点。

不太认同这种行为的学生主要是从卫生角度出发,但大部分同学认为,同学中浪费粮食现象确实存在,老人的行为值得尊敬。

“把剩下的大半个馒头或多半碗米饭,掰掉一部分,铲掉一些,剩下的我们吃,学生素质高,身体也挺好,我不觉得脏。”吴明华说,“在餐桌吃饭,不也是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学校餐厅就是大家庭,就是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我吃得挺香甜。”

“没有面子上的事,就当成自家孩子一样。”朴龙焕也说,“自家孩子剩下的父母也吃,扔了太可惜。”

烟台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兼餐饮服务中心主任张金龙说,保洁员吃学生剩饭被媒体报道后,对学生触动很大,也对学校开展光盘行动,宣传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带了好头。

“我的家乡也产水稻,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觉得要是把白花花的米饭倒掉,浪费的是父母的血汗钱和农民的辛苦劳作。”来自云南的光电学院学生张庆林说。

如今,烟台大学食堂开始推出半份菜,半份饭。学生社团和学生志愿者也加入到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宣传中来。外国语学院利用新媒体发起“简约生活,青春先行”、“争做光盘族”活动,师生在人人网、微博等主页晒出自己的“光盘照”。人文学院还制作了一些有关节约食物的书签,在餐厅发放。

“向浪费说不,向奢侈告别,让我们一同前行,舞动出我们自己的光盘。”

“舔干净,不丢人。”类似的横幅和宣传画在烟台大学各个餐厅随处可见。

喜欢开饭时去餐厅转的张金龙发现,大块馒头、整碗米饭浪费的情况看不着了。

“现在剩菜剩饭少多了,整根的剩油条、整碗剩米饭很少看到。”张明说。

七餐厅四层的张经理说:“以前收泔水的最喜欢四层,现在不愿意要了,嫌只剩下汤汤水水。”

烟台大学餐饮服务中心统计,去年冬天,一餐厅每天产生近30桶泔水,光盘行动后,减少了10来桶。

同学们也慢慢了解和熟悉这些老人。一些学生主动帮着收拾碗筷。

11月15日晚饭时,一些学生在餐厅包饺子,更是主动邀请罗玉龙:“大爷来尝尝我们包的饺子。”老罗说:“我谢谢他们,但不会吃,还要干活。”

一天,吴明华看到一个男生买了3个馒头,不小心掉了一个。那个男生拣起来吹吹继续吃。吴明华说:“这孩子的做法我很欣赏。”

11月16日中午,一个女生对吴明华说:“大爷我剩两个饺子,实在吃不下了。”

“剩就剩了,我吃了。”老吴爽快地回答。

“象牙塔光盘行动”倡议:吃掉每粒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你随手扔掉的饭菜看似不起眼,可能就相当于其他人的一顿饱饭。”

10月中旬,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学生联合会以及烟台大学等高校再次发出“象牙塔光盘行动”倡议:珍惜盘中餐,吃光每粒米,吃完每份菜;适量点餐,避免出现剩菜剩饭,减少奢侈浪费;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养成打包的好习惯;克服攀比心理,以节约用餐为荣,不因打包、点半份餐而羞愧。

烟台大学副校长孙祥斌认为,这几位保洁员自身经历过困苦年代,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以自发的行为传递了正能量,给全校的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他们也是烟台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缩影,引导并影响到学校“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

他介绍,烟台大学从年初开始便把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号召学生文明就餐、文明消费,同时开展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学生餐厅的管理监督,保证食品安全,努力提高饭菜质量,不使学生因为饭菜质量不好、口味不好而造成丢弃浪费。本文来自中国青年报。

3、【男子为寻妻流浪3年 拉木板房车带3幼子乞讨】

 

双层“房车”就是父子四人的家。

3个孩子在街头玩耍。

中国江苏网11月18日讯 近几天,每到夜幕降临时,南京市中山路边就会出现一辆由农用平板车和木板组装而成的“房车”。吸引路人的不仅仅是这辆车子,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他们衣服单薄,守候在一个乞讨用的小盆子旁,“房车”贴着两张告示,简短的文字诉说着他们随父亲一路流浪寻母三年的故事。有人相信,有人怀疑,但无人不心疼这三个可怜的孩子,其中不少人给予爱心帮助。

双层“房车”

前晚,市民刘先生在街头散步,途经中山路和长江路交会处时,看到路口东北角广场上有一辆“房车”。这车子是一辆农用平板车改造的,下面两个轮子,前面两条腿,两根把手,上面是一个长约2米、高约1.5米的木箱子。车子的特别之处就是这木箱子,它分为上下两层,底层空间较大,上层空间较小,里面有衣服被褥和一些生活用品,外面挂有晾晒的衣服和鞋子,车厢里还堆放着各类废旧物品和矿泉水瓶子。迹象表明,这里既是储藏间,又是睡觉的地方。

三个乞儿

在这辆“房车”的跟前有三个男孩,时而聚在一块嬉戏玩耍,时而散开呆坐着。地上零乱地摆放着一些东西,其中有一只铝制小盆,里面有一些硬币和纸币,下面压着一张“乞讨文书”:寻母三年,神经病走失,没钱吃饭,请求给点,谢谢。另外还有水果、面包之类的食物,小汽车等玩具。

初冬的夜晚,寒风清冷,孩子们身上还穿着单薄的夹克,冻得流着大鼻涕,所以他们坐不住,每隔几分钟就要起来蹦跳几下。

一个壮汉

“这是谁的孩子?这么冷的天出来乞讨,蛮可怜的。”不时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然后就会注意到旁边一名中年男子,他身穿一件旧的有校服标志的运动夹克,看样子个头不小,肌肉发达。只见他盘腿坐在地上,埋头看着一本儿童书籍,任凭孩子们打闹,路人询问或施舍什么,他都懒得抬头看一眼,似乎身边的一切与他无关。

男子偶尔抬头,记者看清了他的相貌,单从面相看,几个孩子都很像他。他应该是孩子的亲人。在记者多次询问后,该男子终于开口说话,证实他就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姓武,安徽阜阳人。

四处寻妻

老武称,他家在阜阳农村,因为没有太多的文化,年轻时就在家务农。像许多农村青年一样,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而且连续生了三个儿子。他们一天天长大,如今最大的已经10岁,小的6岁了。本来是一个美满的小家庭,却因为妻子的病,走到了这一步。

据老武介绍,他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起初不明显,后来越发严重,犯病的频率渐高,只要一犯病就会离家出走,但没几天,就会自己回来。为了给妻子治病,他曾带她四处求医问药,花光了所有积蓄,没承想病没有治好,妻子在三年前一次出走后,再也没有回来。自从妻子走失后,他就踏上了寻妻之路,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处奔波,究竟跑了多少路,他没算过。

老武说,起初寻妻,他都是一个人外出,三个孩子交给母亲照顾。但毕竟男孩子顽皮,老人家照顾不了了,他只好把他们全带上。爷儿四个一块出来,那就是一个家庭,没钱住旅馆,也不可能露天睡,他就想了个办法,把家里的平板车改造了一下,拉着孩子们到处走,白天用它来遮风挡雨,晚上在里面睡觉,算是一个流动的家。因为城市管理严格,他们一般昼伏夜出,晚上六七点钟以后,在闹市区马路边乞讨。

众人帮助

不过,老武只是用三言两语诉说了家庭不幸,并没有透露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去工作,让孩子们去上学时,他总是支支吾吾地说,“这次回去就让他们上学。”

一对中年夫妇当时刚从餐馆出来,丈夫手里拎着一个食品袋,看到孩子们便递过去说:“小家伙,这里是蛋糕,你们分了吃吧。”孩子们接过来,老大动作最快,只顾自己吃,老二和老三吃不着,急得团团转。夫妻俩便教育老大:“你是哥哥,要照顾弟弟,分点给他们吃。”三兄弟这才得以共享美味。这对夫妇还掏了一些零钱给孩子们,然后离开。孩子们竟然连一句谢谢都不知道说。

“我也不知道她在哪里,反正慢慢找呗,什么时候找到什么时候算吧。”老武说,尽管每次希望都落空了,但他还是坚持着,深信自己一定会找到妻子,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本文来自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